周末干啥|踩着夏天的尾巴,我们出发去草原
点击上方“吃喝玩乐大搜索”可以订阅哦! 从城市来到草原,抬头望去不再是灰蒙蒙的天空而是清晰透彻的蓝天白云,感受到的不再是烦闷燥热,而是沁人肺腑的丝丝清凉,看到的不再是灰暗的高楼大厦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,面前走动的不再是行色匆匆的人群而是悠然自得的马、牛、羊群,还有那洁白似云的蒙古包,悠扬的马头琴,喷香可口的手把肉!这里就是乌兰察布! 集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区,是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。“乌兰察布”系蒙古语,汉译为“红色的山口”。草原皮都、马铃薯之都、空中三峡、神舟家园、区域物流中心已成为闻名遐迩地区名片。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,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集宁区面积.5平方公里,典型的北方迷你型城市。 这里有吃不完的美食 最地道的蒙式早餐蒙亨·阿木图赛早餐要享用地道的蒙餐,在集宁非蒙亨莫属。蒙古人以白为尊,在宴席上要先尝奶制品,再品尝肉食。 蒙语叫“查干伊德”是纯洁吉祥的意思,自然就会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。每逢拜年、祝寿、招待宾客、喜庆宴会等首先以品尝奶食、敬献奶酒为最美好的祝愿,这是一种神圣的礼节。无论大小宴席都以白食开场。 ▼锅茶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锅蒙古锅茶。看到放的什么了吗?有风干牛肉、奶皮、奶干、炒米。 再倒上热腾腾的奶茶(店家先煮好了奶茶放在保温壶中,食客就可节约时间啦)用勺子搅动,点上火,待奶茶滚开后,香喷喷的锅茶就可以喝了。 对蒙古人来说,奶茶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饮用品,而是一种文化,一种情感。蒙古族的饮食非常讲究,品种多样。奶茶(蒙语叫苏台柴)是蒙古民族日常饮用的一种茶,也是蒙古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。 ▼奶嚼口▼ 奶嚼口是将鲜奶倒入洗净的容器,夏季放在阴凉处,冬季放在暖炕上,过一段时间便发酵凝结,形成凝结乳。凝结乳分上下两层,上层呈淡黄色,奶香扑鼻,蒙古语称“朱和”,汉语称“嚼口”,拌炒米、米饭极香,还可提炼奶油。牧民也叫奶皮子为“稀奶油”。 先把奶嚼口放自己碗里或者盘子里,然后放点炒米,黄油和白糖,搅拌好就成这样啦。有点像酸奶的味道,我很喜欢。 ▼奶制品▼ 夏秋季,将鲜奶放在锅中,用小火烘,稍滚,用勺扬,使奶泡沫在上面,同时点上生奶,奶上即成皮一层,用筷子挑起,放在通风处阴干就是奶皮子。 除了奶皮子,还有很多其他的奶制品。你都能认得清么? 最下边长得像江米条一样的是奶果子,上边四方形的是奶豆腐,中间的是奶条。 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放到奶茶里,感受它的醇香。 ▼油炸谆脖▼ 油炸谆脖(或油炸撒子、油炸果子、油炸麻叶),是蒙古族喝奶茶时的小吃,都是用小麦面粉加糖、鸡蛋、酸奶或牛奶、奶油或牛油和面,然后或捏成麻叶型、或拉成撤子型、或补成片,再切成小棒型、三角型,用牛油或羊油(现也用植物油)炸成金黄色,可直接食用,也可泡入热奶茶。 ▼手把肉▼ 手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,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。做法是挑选膘肥肉嫩的羊,就地宰杀,扒皮入锅,放入佐料,进行蒸煮。操作简单明快,只加一小把盐(也有的不加盐,吃时蘸盐),火候恰如其份,血水消失不久,肉熟而不硬,吃起来又鲜又嫩,十分可口。因不用筷子,用手抓食而得此名。 ▼羊杂碎▼ 蒙古族的羊杂碎在本地区的各种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讲究“三料”、“三汤”、“三味”。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。主三料即心、肝、肺,又称“三红”;副三料即肚、肠、头蹄肉,又称“三白”。 三料下锅时切成长条或细丝。三汤即“原汤杂碎”、“清汤杂碎”、“老汤杂碎”。原汤杂碎:将羊杂碎洗净,下锅煮好,连汤带水一起品尝,味在鲜美清淡。清汤杂碎:先将洗净的羊杂碎氽一下,汤扔掉,再将杂碎蒸熟切好,重新入锅添水放调料煮开,味在细嚼慢咽之中。老汤杂碎:老汤即一锅汤稠入油、色酽如酱长熬不换的羊杂碎汤,用这种汤煮的羊杂碎,其味醇厚绵长,尽在汤里。 三味说来很简单,凡专营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摆放着三种佐餐:香菜末儿,辣椒面儿,食盐。可根据口味自行调兑。 切碎了的羊肝、羊心、羊肠、羊肺、羊肚儿,就着味鲜香辣的羊汤入肚,一盆竟然不能满足我们强大的战斗力,于是我们桌又来了一盆。(吃的时候我就在想,这是早餐啊各位=——=) ▼羊肉沙葱馅儿包子▼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的荒漠草原上,生长着一种名叫沙葱的植物。沙葱其实也就是山葱,它有葱的形状,有葱的辛辣,还有家葱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芳香。 以前觉得羊肉胡萝卜是绝配,自从沙葱横刀夺爱后,才知道啥叫做天造地设。沙葱的口感能很好地解掉羊肉的腻。没尝过人一定要来尝尝! 蒙亨·阿木图赛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白癜风初期症状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