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的十堰 隐藏着许多的小路、岔路 时代的推土机轰隆隆的滚过 一些小路、岔路 曾经的羊肠小道已经被压平碾实 但是,城区有那么一些道路 不管经历多久都安静的看着车来车往 有这样一家小店 没有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动摇 反而人气越来越旺 ?1? 说起清凉寺,第一次听说的人无一例外的以为,这是一个寺庙?或者这是一个开在寺庙边上的店? 但是,这家店其实是一家清真店啦~!就开在柳林沟市警校附近,临靠马路饱经风霜却固执的坚守这一种味道。 清凉寺,其实主打的是面和火锅。听很多小仙女们说,清凉寺的火锅十分不错,但是金克斯这次因为时间原因,并没有吃成火锅。。。宝宝真的hin伤心好难过。 话说回来,火锅没有吃成,但是清凉寺的面我还是吃了几碗的。。柳林沟清凉寺开了有10年了。 ?2? 早上6点钟开门一直到晚上9点结束营业,店里的师傅们每天凌晨4点就要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,清洗煮炖,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开门营业。 要说一家店的口味为什么能维持10年不变?我想除了自己的秘方之外,跟店里的人是分不开的。清凉寺的店员都是老员工,有的甚至在店里已经呆了8年之久了。 就算闭着眼睛,只要勺子一颠,鼻子一闻就知道今天的牛肉、牛杂质量如何,熟透了没有。 我去的时候,吃早饭的人很多。本以为要排队等好久,但是没过两分钟就已经吃到了面。 三个师傅互相分工,一个收钱,一个负责煮面,一个负责上汤放香菜,分工明确麻利的不得了。 ?3? 有很多小仙女经常在后台留言跟我们说,看过你们的文章吃过你们推荐的店却始终不认识你们的人。 但是我跟你们讲啦~!清凉寺的这三碗面,你一定要选一碗尝尝,这样我们就能产生间接联系啦! ?素面? 素面,讲究的家就是一个“素”字,吃的是汤的原味。里面的萝卜入口滚烫满口生香,几块白萝卜两口汤下去,全身都暖和了。 清凉寺的牛骨汤是专业师傅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精心熬制而成的,除了到位的火候和长时间的慢炖,用的食材也是本地的黄牛肉。 汤的色泽很好,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油腻,喝一口很是清爽可口。 ?牛肉面? 牛肉面下的虽然是碱面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点都不吸汤。一筷子面夹起来,带着汤水就滋溜一下,十分的劲道好吃! 牛肉也十分带感哎!大片的牛肉均匀的撒在面上,上面覆盖着葱花和香菜,隐隐约约散发着一股香味。 牛肉不柴并十分的入味,浸透了牛肉汤的味道并且软硬正好,给牛肉竖个大拇指! ?牛杂粉? 其实嘛,牛杂才是我最中意的! 炖的软烂的牛杂入味香醇,咬一口软软滑滑的入口即烂,好吃的恨不得再来一份牛杂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红薯粉真的是太难咬了。。我牙口这么好还要咬半天才咬断。。 小仙女们如果想来一份红薯粉,一定要记得让师傅把粉煮的时间长点呦~! ?4? 如果喜欢中午或者晚上过来,清凉寺的店内还有其它主食售卖。 牛肉锅也是一种不错的美食,炖的浓浓的牛肉汤里,晶莹剔透的白萝卜,撒上一把香菜,简直就是绝配。 冬天吃牛肉一方面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而且营养丰富,还能帮助胃消化。另一方面由于其脂肪较少,可以增加人体热量。 怕长胖的小仙女们,在这个季节就放肆的满足一下自己的嘴和胃吧! ?5? 就在我们快要吃完的时候,从门外风尘仆仆的进来了一个中年男人。他直奔窗口:“老板,我回来了快给我来碗面,老规矩!” “好嘞~!大半年没有见过你了,这是外出工作刚回来?” “是啊,出差打出跑大半年了,想死你们家的面了。这不,一回来就直奔过来吃!” ?? 其实呀,无论脚步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里中 只有故乡味道,熟悉而顽固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 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,记忆深处的故乡 就像这一碗带着浓浓香味的面 清凉寺
|